中国网10月1日山西讯 10月1日,太原市图书馆迎来新馆开放一周年。上午,“感恩读者·解读太图”之“馆长报告、时间胶囊”启动活动在该馆举行,来自社会各界的书籍爱好者齐聚一堂,聆听馆长报告、解读馆舍变迁,并开启了一场与未来的时空对话。
经过三年多的改扩建,太原市图书馆新馆于2017年10月1日正式对市民开放。改扩建后的太原市图书馆新馆为地上六层,局部地下两层,总建筑面积达56066平方米,为全国第三大省会城市公共图书馆,占地55亩,是全国少有的拥有宽阔园林景观的公共图书馆。设计藏书量500万册,现有纸质文献150万册,阅览座席3816个。开馆之初日均接待读者8000余人次,暑假期间日均接待读者2万人次。据悉,太原市图书馆已位列全国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排名前五,“书本”式建筑外部风格、“书院”式内部开放布局、无微不至的人性化服务,备受读者青睐。
活动现场,太原市图书馆馆长郭欣萍从风雨65载的馆舍变迁,到如今太图的空间构建、文献收藏、读者服务、书香活动等方面逐一介绍。在新馆开放一周年之际,现场为优秀少年读者和优秀成年读者赠送图书。同时,与会嘉宾还将书香太原·全民阅读地图、太图开馆开馆合影、太图第一件3D打印作品等具有特殊意义的藏品投放到“时间胶囊”中,开启了一场与未来的时空对话,让它们在时间的陪伴下生根、发芽、开花、结果,待到胶囊重新开启的一刻,共同见证时光的美好。启动仪式在全场诗朗诵“我的热爱,大声说出来”中,缓缓落下帷幕。
作为千年古城的文化客厅、汾河岸畔的城市书房、市民读者的精神驿站,郭欣萍表示,太原市图书馆今后将进一步为读者构筑阅读、交流、创新及联合办公的宜人空间,激发读者阅读、分享、展示的欲望,让图书馆成为市民健康生活的一部分。
责任编辑:李建斌